作者: taup1990
⼤家好,我是楊双⼦。
請讓我從⼀件⼗年前的往事開始說起。在那個時間點,還沒有⼈可以預⾒台灣將來會通過亞洲第⼀個同性婚姻法案,但儘管前景不明,仍然有許多⼈為了婚姻平權挺⾝⽽出,其中有為數不少的⼤學⽣社團發起「挺同婚」的倡議活動。我要說的往事,是件相當微⼩的事情。那是2014 年1 ⽉3 ⽇,我在臉書上看⾒⼀位台科⼤女同學Tiffany Lin(林佳儒)寫的貼⽂,她希望⾃⼰的學校也能發起挺同婚活動,但號召到最後只有⼀位夥伴願意加入。她遭受挫折,卻顯然沒有挫敗。我要引述她的貼⽂裡頭相當有⼒量的⼀段⽂字:
『於是我問⾃⼰:如果今天沒有 任 何 ⼀ 個 ⼈ 要幫你,那你還是要做嗎?
這時⼼裡就只有⼀個乾淨的聲⾳:
「我要。」』
——當年我分享了Tiffany Lin 的這則貼⽂,引⽤的也是上述這段⽂字。
我與這位林同學⾄今仍然並不相識,但是⼗年來我卻無數次回想起這段⽂字,或者更精確地說,我無數次回想起的,是那個篤實的⾃我許諾:「我要。」
我是⼀個歷史⼩說家,習慣從歷史裡學習經驗。雖然沒有精確的數據,但我們也可以依靠體感覺察,這個現實世界裡願意付諸實踐的⾏動者,⼈數相當有限,很可能只佔社會整體的⼀成到兩成。然⽽我想明確地指出,歷史發展的走向,就是由這群少數的⾏動者所推進的。
從台灣近現代的歷史發展來看,要做⼀個台灣⼈,始終是相當艱難的事情。時⾄21 世紀,台灣⼈的頭上仍然籠罩著名為亡國感的陰霾——中國領導⼈習近平直到2022 年都曾公開表明「決不承諾放棄使⽤武⼒解決台灣問題」。
然⽽這層厚重的陰霾裡頭,並非只是中國明確的武⼒威脅,⽽是我們國家內部仍然有無數⼈,嘲弄我們⾃⾝真實存在的亡國危機,渾然未覺台灣現在之所以能夠「維持現狀」,正是因為有⼀成到兩成的⾏動者扛起重擔,負重前⾏。
此時此刻,我無意追問八成到九成的⼈為什麼不願起⾝⾏動?因為我的腳下,是「新世代台灣精神獎」的頒獎典禮舞台。我想,我們就是那些願意負重前⾏的⼈們。所以在這裡,我要問的是所有潛在的那⼀成到兩成的⾏動者,如果現實世界看起來難以撼動,如果很多時候這⼀切看起來徒勞無功,你還要繼續為了你認同的價值繼續前進嗎?
——我的答案是,我要。
謝謝⼤家。
2025 年8 ⽉9 ⽇
濟南教會⼩禮拜堂
台灣教授協會於2025年8月9日(星期六)下午2時,在濟南教會小禮拜堂隆重舉行「第五屆 新世代台灣精神獎」頒獎典禮。本獎項由莊萬壽教授發起、林慧瑜教授響應,自2021年成立以來,已邁入第五屆,旨在鼓勵新世代台灣人積極宣揚台灣主體性的國民意識,推行台灣文化的公共評論與倡議,以期鞏固台灣的民主、自由,並促進國家的福祉與安全。典禮現場貴賓雲集,共同見證這份屬於台灣新世代的榮耀。
作家楊双子榮獲肯定,文學成就躍上國際舞台
本屆「新世代台灣精神獎」的殊榮,頒發予傑出作家楊双子。楊双子老師憑藉其多項文學作品,特別是《臺灣漫遊錄》的日譯本榮獲日本翻譯大賞、英譯本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及美國亞洲協會夏白芳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展現了其作品的國際影響力。其透過文學作品展現台灣的主體性與多樣性,成功將台灣歷史與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同時在台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力,引領並強化新世代的台灣認同,獲獎實至名歸。
莊萬壽教授贈書勉勵,陳書怡藝術家「台灣之脊」傳遞土地精神
除了象徵性的新台幣三萬元獎金,楊双子老師亦獲贈莊萬壽教授親筆簽名著作《台灣精神:台灣活命之根》一本。莊萬壽教授的台灣精神強調,唯有理性、責任、正義的公民,具備歷史記憶、國家認同與國民意識,方能守護家國、捍衛民主。林慧瑜教授引用楊双子「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得獎感言「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提到楊東傑5人費城成立的「台灣人的自由台灣」,希望能台灣精神能一代傳一代,獨立一定能實現。此外,楊双子老師還獲贈一幅由台灣藝術家陳書怡特別創作的藝術作品「台灣之脊」。陳書怡闡述其創作理念,以中央山脈象徵台灣命脈與脊椎,玉山引領台灣人的精神,野百合則代表台灣人團結一心,共同在這片土地扎根,讓台灣變得更好。
楊維哲教授專題演講,深入剖析「台灣精神的一些教育問題」
典禮當天,本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榮譽董事、本會前會長楊維哲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楊教授從他創立的湖濱私塾教學談起。強調台灣人要有勇敢、有義氣,並堅持努力,在為臺灣打拼的道路上,一步步前進,做自身能做之事。楊教授的精彩演說,為與會者帶來深刻啟發。
楊双子得獎致詞:十年磨一劍,堅定「我要」的行動者精神
楊双子老師在得獎致詞中,分享了一段十年前的往事,提及一位台科大女同學Tiffany Lin(林佳儒)在推動婚姻平權時的堅定信念:「如果今天沒有任何一個人要幫你,那你還是要做嗎?這時心裡就只有一個乾淨的聲音:『我要。』」楊老師表示,這段文字十年來無數次回想起,並將其視為篤實的自我許諾。她指出,歷史的走向往往由少數願意「負重前行」的行動者所推進,並強調即使面對亡國感的陰霾與看似徒勞無功的現實,她仍將堅定地為所認同的價值繼續前進,再次宣示「我要。」,其真摯感言觸動人心。
台灣教授協會表示,本次頒獎典禮不僅表彰了楊双子作家在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及其對台灣精神的貢獻,更透過多位學者的致詞與演講,深化了社會對台灣主體性與民主價值的思考。本會將持續致力於推動台灣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期盼更多新世代台灣人能一同加入,共同守護台灣的民主與自由。
楊双⼦致詞全文:https://english.taup.net/?p=3134
深化台灣公民教育 拒絕中國教育統戰 重建青年組織行動
十年前,一群高中生為了反對黑箱課綱挺身而出。
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新檢視這段路程的得失。
學生參與課審會已成為制度,青年投入公共事務蔚為風潮。然而,中國透過統戰營隊、社群媒體等管道持續滲透校園,部分人士以「學術自由」之名行統戰之實。面對這些挑戰,我們看到本土教育的韌性,卻也陷入更艱困的思索。校園組織工作者的原子化進而伴隨的無力感,亟待重振組織及串聯。
誠摯的邀請當年的運動夥伴,以及所有關心台灣、關注教育的朋友,重返教育部,一同回顧十年來的變化,也思考下個十年,前行的方向為何。
▲▲反課綱運動十週年系列座談▲▲
│場次一│世代前行:兒少參與公共事務的挑戰及展望




│場次二│反思課綱流變:108課綱的誕生與未竟之業




│場次三│拒絕教育統戰:反課綱運動後的校園中國因素




▲▲ 反課綱運動十週年晚會與影像展▲▲


主辦單位:
反課綱運動十週年活動籌備小組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人文促進教育基金會
社團法人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
世代共好協會
▍前言
作為經濟學人民主指數評選前段班的民主政體,台灣在守護自身制度價值的同時,亦承擔著連結國際民主陣營、對抗威權擴張的重要角色。在這樣的戰略現實下,民主的防線不僅依賴政府,更需要公民社會與青年世代的共同參與與建構。
▍成果展示
在本次營隊結束後,學員將能把所學成果轉化為具體創作,#於實體展覽中展出。此展覽將是學員們在營隊期間學習和討論的延伸,並透過圖文具體呈現,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政權、國際政治變局以及民主價值的理解與批判。
▍營隊課程
理解美中強權的第一步
⤷ 你認識的「中國」、「美國」是誰說的?
⤷ 何謂中國問題?中國共產黨如何控制國家機器
⤷ 解析中國對台的隱形戰線以及台灣在全球民主陣營的位置
中國的對外擴張與全球影響力
⤷ 「中國夢」與地緣政治一帶一路的全球佈局
⤷ 中國崛起=和平崛起?談中國在南海、台海與全球的軍事擴張
⤷ 川普2.0之下的美中關係與世界局勢
中國的數位威權與大外宣
⤷ 牆內牆外:中國網路審查制度的日常與挑戰
⤷ 中國數位威權主義崛起
⤷ 中國大外宣與對台灰色地帶作戰
立足台灣、識讀美中、鏈結世界
⤷ 世界秩序與台灣的未來
⤷ 帝國夾縫中看台灣共同體的形塑與民主台灣的世界性
► 營隊資訊
|活動日期|2025年8月15日(五)、16日(六)、21日(四)、22日(五),共四天
|活動時間|每天10:00-17:30
|活動地點|台北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附近(地點隨錄取通知通知)
|招募對象|本國籍關心國際社會與中國議題之在學學生(錄取後須提供在學相關證明,應屆學生則需提供入學證明)
|招募人數|預計30 人
|營隊費用|#全程免費,僅需於錄取後繳交 1000 元保證金,完整參與四天課程後全額退還
|交通補助|離島與新竹以南地區交通費可申請補助,最高新台幣2,500元,須檢附票根核銷。
► 報名資訊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8月3日(日)23:59
|錄取通知|8月4日(一)18:00 前寄送至報名時填寫的電子信箱,同時附上保證金繳交方式
| 完成報名|8月8日(五)18:00 前匯款完成,才算報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