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教授協會

  • 首頁
  • 關於本會
    • 組織分工及歷屆幹部
    • 創會宗旨與組織章程
  • 最新資訊
  • 聯絡我們
  • 入會申請
  • 捐款/繳費/電子發票捐贈
  • Facebook
  • Home
  • 最新資訊
  • Page 27

分類: 最新資訊

台日韓跨世代交鋒論壇

Posted on 2018-08-092021-03-1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8活動訊息

後殖民?冷戰?霸權陰影?還是共享民主政體?台日韓是朋友還是敵人?除了我們在歷史課熟知的台日韓之間複雜難解的關係之外,當代的青年們開創出三個國家新的交流腳本。不管是台灣的獨立書店,文青咖啡屋,日本漫畫,韓劇,影音創作,youtuber還是地方新創產業….,三個國家生氣盎然的創造力來自於民主自由的土壤,但是歷史陰影卻又不時攪動互相之間的外交和國內政治。他們在當代需要面對共同的議題:比鄰中國的鴨霸,卻分別內捲於歷史的盤根錯節。三個國家如何在民主,人權與自由創作的共同土壤上,像大樹群的群居生態,地面之下進行根部的訊息溝通,往天空望去,是枝椏的互敬互助。台日韓跨世代交鋒論壇群聚三國不同世代各個領域學者,進行一場跨世紀的對談。

【活動內容】

 台灣,日本,韓國三個國家的過去,繫於東亞的地緣政治和各國自身的發展路徑,包括殖民與被殖民,戰爭與戰敗,以及其後的冷戰格局。然而,面對中國帝國的興起和霸權輸出,三個國家必須體認到,不管過去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處境如何影響我們個別的命運,我們現在最應該珍視的共識,就是對民主自由的信念和人權立國的堅持。只有在這樣的共同地基上,我們才可以找到解開過去的鑰匙,打開未來的大門。

在這個東亞秩序重構的關鍵時刻,我們不僅要有當代國際關係的思維,還要理解歷史留給這三個國家的資產,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除了瞬息萬變的國際體系之外,還有具社會厚度的交流和歷史深度的相知。這些是未來三個國家合作,共同面對帝國霸權時必須面對的深刻課題。

一、「日台、台日」論壇

(1)  講者:

「台日組」:

羅福全(前駐日大使)、

蔡亦竹(實踐大學應日系助理教授、日本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博士)、

劉夏如(玉山社主編、北科大文化事業發展系兼任講師)、

陳威志(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許仁碩(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博士生)、

王俊硯(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大學部畢)

「日台組」:

傅琪貽(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教授)、

上水流久彥(日本廣島大學准教授)、

天江喜久(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

栖來光(作家、知名部落客「台北歲時記」版主)

(2)    概要:

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體制遷佔台灣,冷戰格局下,老一輩知日知台派在檯面上不得已以「日華關係」為名經營。無法以台灣之名建國,台灣人始終沒有機會主體性地清算殖民時代的歷史遺緒,在戰後補償議題上更失去應有的話語權。這是日語世代被指控「親日/右翼」的結構背景。隨著台灣的民主化與主體性的彰顯,「日台關係」比重已凌駕日華關係。但「台灣」的重新登場,伴隨著許多定義上的曖昧和定位的困難,有待新世代透過視野的擴大努力充實之。本論壇邀請老中青三代,齊聚一堂,除了未完成的歷史正義問題之外,針對學生運動、反核環保、性別平權、地方創生等新時代課題進行交流,提供未來台日關係的新面向與新動力。

二、「韓台、台韓」論壇

(1) 講者:

「台韓組」:

葉乾坤(前駐韓大使館文化參事)、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王韻珊(作家、知名部落客「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版主)

「韓台組」:

金潤泰(韓國同德女子大學教授)、

王恩美(臺師大東亞學系副教授)、

金俊植(台大社會所在學,首爾大學中文系畢)、

水野俊平(日本北海商科大學教授)

(2) 概要:

 台韓兩國曾經是東亞最堅強的反共盟邦,但是共產體制解體冷戰結束後,各自的國家目標與發展方向卻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前進。南韓以結交中國作為牽制北韓的利器,在1992年與台灣斷交,和北京建交。從此,兩國的國家安全與利益幾乎背道而馳,甚至漸行漸遠。南韓對中國的「事大」,讓台灣人很不能理解;同時,南韓人民也普遍對台灣人的「親日」感到不可思議。

 台灣對韓國有著愛恨情仇,中生代以上「反韓」居多,年輕世代則因韓流在2000年興起而普遍「哈韓」。然而,由於南韓媒體唯北京的眼色是尚,極少報導台灣新聞,造成兩國資訊交流的嚴重「不對等」,以及年輕世代交流的障礙。但是「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仍是我們共通的語言。

 期待透過台韓兩國學有專精、相知國情的老中青三代學者,廣泛而深入討論,尋求問題的癥結與解決之道,進而共創兩國友善進取的關係。

三、東亞圓桌會議

(1) 台灣專精於亞洲地緣政治和社會文化的學者,在台日韓各個論壇發表之後,以台灣為主體,對未來可能的政治,社會和文化交流,就位置的選擇和交流型態與動力,進行意見交鋒,以挖深歷史厚度和政治與社會動力結合,進行具有社會根基的國際關係經營與發展。

(2) 出席者: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賴怡忠(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明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志德(《端傳媒》主編,資深媒體人)、

福田惠介(《東洋經濟週刊》編集委員)

 「台灣教授協會」特別舉辦這場「台日韓」跨世代論壇,為未來的東亞新秩序的國際合作,預作準備。開啟社會,歷史和文化的深層對話。

線上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Q0sPplrGzVQ0tVcw2

譴責中國政治干預、呼籲維護奧林匹克憲章、實現台灣國家奧會正名

Posted on 2018-07-262021-03-1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8年7月26日

 本會嚴厲譴責東亞奧會(EAOC)臨時理事會撤銷台中市2019年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之承辦權,東亞奧會背棄與台中市政府締結之舉辦城市契約,原因竟來自於中國政府不滿台灣民間推動2020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嚴重侵害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精神,違反奧林匹克憲章,在世界運動史記下最醜陋與黑暗的一筆。

 1894年的巴黎,由法國男爵古柏丁所倡議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自始即標榜運動與政治分離原則。東亞奧會是國際奧會(IOC)依奧林匹克憲章第3條第2項所承認之洲際層次的國家奧會聯合組織,東亞奧會必須遵守憲章,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一份子,憲章前言之奧林匹克主義基本原則的第5點,講得非常清楚:對於國家或個人,施予任何形式來自於種族、宗教、政治、性別或其他理由的歧視,都與奧林匹克主義不相容。憲章第27條第6項復規定,國家奧會應保有其自主性,必須戮力抵擋來自於包括政治、法律、宗教或經濟上,足以阻礙其遵守憲章之壓力。台中市的喪失舉辦權,在沒有任何違背舉辦城市契約暨東亞奧會規章之情形下,完全來自中國政府的指揮中國奧會,赤裸的本於政治理由之歧視,再三違反奧林匹克憲章,本會呼籲,國際奧會應積極介入處理,糾正東亞奧會,恢復台中市之舉辦權。

 奧林匹克憲章第30條明文,憲章中的國家,係指一獨立的、由國際社會所承認的國家,而國家奧會之名稱,必須符合其領土範圍與國家之傳統,即便該條同時明定,國家奧會名稱,必須得到國際奧會執委會的批准。台灣民間所發起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是不受政治干預與介入之自主行動,目標在於凝聚台灣社會的共識,不再屈辱於荒誕、無尊嚴又脫離法律與政治現實的Chinese Taipei名號,台灣的國家性,必須要有相符的國名,乃至於相符的國家奧會名稱。奧林匹克憲章所言之符合領土範圍與歷史傳統名稱,無疑的,在這塊土地上,它就是台灣,不叫台北,更非中國的台北,即便國際奧會執委會的權力結構,使這項真正符合奧林匹克憲章的作法難以一時實現,雖然,以台灣為名的國家,仍在國際社會所共認之路途上辛苦前進,努力排除萬難而建構中,但這些行動,都無涉當前台中市的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沒有牴觸任何不論是東亞奧會或國際奧會的規章憲章,如此來自於政治干預、由中國政府指揮中國奧會所犯下之蠻橫與錯誤,徒使奧林匹克精神蒙羞,嚴重傷害奧林匹克運動。

 本會呼籲,台灣社會各方應團結一致,自立自強,訴求國際社會的聲援,力倡落實奧林匹克憲章,維護奧林匹克運動,支持台中市政府可能採取的法律行動,同時繼續努力,推動正名,維護台灣的尊嚴。

《重建大學自治,捍衛校園民主,強化公共監督》 台灣教授協會對於教育部不予聘任管中閔為台灣大學校長之聲明

Posted on 2018-05-012021-04-09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重建大學自治,捍衛校園民主,強化公共監督

台灣教授協會對於教育部不予聘任管中閔為台灣大學校長之聲明

台灣教授協會

2018年5月1日

針對台灣大學校長遴選風波,教育部於日前認管中閔參選過程中未揭露擔任台灣大獨董、薪酬委員及審計委員等職之重要資訊,台灣大副董蔡明興復擔任校長遴選委員,有經濟和法律上重大利益未迴避之適法疑慮,對其他候選人不公,明顯違背學術誠信,駁回遴選委員會決定,不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一事,社會沸騰,爭執不斷,許多堅持教育部只能接受遴選結果、管中閔必須上任、否則只是傷害大學自治、淪為國家黑手深入校園之論調,本會以為嚴重混淆視聽,既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成台灣高等教育走向良善治理、建立正確大學自治之障礙。

台灣教授協會呼籲:

一、勿再以捍衛大學自治之名,掩飾台大校長遴選過程中重要資訊未予揭露、校務會議代表與遴選委員因蒙蔽而難以決斷、利益糾葛衝突遭隱匿等嚴重影響程序公正與集體意志形成的事實。

二、請台大師生本於良知與公正,重啟合法正當之遴選程序,記取教訓,重為表率,切勿容任違法且妨害程序正義之決定就地合法,扭曲民主價值,使校長遴選淪為黑箱,徒然踐踏大學自治。

三、教育部應秉持大學法精神與要求,尊重大學自主權限的行使,但亦須嚴守法律課予之合法性與適當性監督責任及界限,防堵類似瑕疵問題再現,建構憲法所期許真正大學自治的制度典範。

四、因應台灣中國敵對又頻繁交流之特殊狀態,教育部責無旁貸,應建立高等教育人員赴中學術交往的適當程序及模式,於維護台灣國家安全暨社會融合前提目標下,堅持公開、透明與尊嚴。

五、大學教授合法與違法兼職、違反學術倫理之掛名文化及抄襲弊端、高等教育與商業界適切但維護自主之合作模式、大學公共監督暨良善治理的建立與實踐,台大校長遴選案應為改革契機。

台大校長遴選,教育部不予聘任管中閔,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重建與捍衛大學自治與公共監理的開始。教育部必須負起責任,台大師生也責無旁貸,任何繼續扭曲與掩飾真相,只想保送管先生上壘的痛陳與行動,都只是再度敲響大學自治的喪鐘。請作為台灣最高學府,不論在學術研究與教學、乃至於校園民主推動上都引領風騷的台大,做出真正實踐大學自治的示範,重現大學作為民主、透明、公正、人權、公共性與良善治理之所在。

「一帶一路」因應策略 座談會

Posted on 2018-04-262021-03-1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8活動訊息

題目:「一帶一路」因應策略 座談會
時間:2018年5月26日(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

說明: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兼具經濟與國防的雙重戰略,中國利用投資以提升與歐亞的聯繫,也極可能改變亞洲地緣政治的面貌,但它能開創出豐碩的經濟契機?而對其他國家沒有危害?台灣如何因應這個即將發生的變局?台灣教授協會邀請學者專家開闢論壇為大家解析。

來賓:
張清溪(台灣大學經濟系退休教授)
曹添旺(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
黃天麟(國策顧問、前第一銀行董事長)
賴振昌(台灣團結聯盟前立委)
賴怡忠(遠景基金會執行長)
任耀庭(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
李宗穎(成功大學經濟系兼任助理教授)
楊德源(高雄科技大學金融系教授)
陳俐甫(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田村秀男(日本產經新聞編集委員兼論說委員)

「細談台灣空氣污染問題」座談會

Posted on 2018-02-222021-03-30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8活動訊息

「細談台灣空氣污染問題」座談會

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日期:2018年3月22日

時間:10:00 – 12: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樓B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Read More “「細談台灣空氣污染問題」座談會” »

「318 的未竟之業,蔡政府的期中會診」座談會

Posted on 2018-02-202021-03-20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8活動訊息

「318 的未竟之業,蔡政府的期中會診」座談會

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時間:2018年3月31日(六) 14:00 – 17:0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近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Read More “「318 的未竟之業,蔡政府的期中會診」座談會” »

《并:控制》全國巡迴導演座談

Posted on 2018-02-142021-03-1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8活動訊息

《并:控制》全國巡迴導演座談(5/14更新)

【導演】

李惠仁(紀錄片導演,《不能戳的秘密Ⅱ:國家機器》,2014台北電影節 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

呂培苓(紀錄片導演,《煙燻的健康》第14屆卓越新聞獎 電視類專題新聞報導獎)

【說明】

《并:控制》是李惠仁與呂培苓導演的新片,兩位紀錄片導演,延續一貫的寫實敘事風格,揭露近年來中國對台灣、香港和中國內部進行思想控制的手段。我們邀請李惠仁、呂培苓導演,暢談影片當中的創作理念,與影片之外,自身對現況的觀察及反思。

※ 台南政大書城場次因故取消,敬請見諒!

Read More “《并:控制》全國巡迴導演座談” »

貫徹大學自主,自己的學校自己救

Posted on 2018-02-05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貫徹大學自主,呼籲召開校務會議,處理遴選違法爭議」連署
臺灣大學校長遴選,發生隱匿資訊、利益衝突等重大爭議,引發師生、校友與社會各界的關心。

對於這件事,據報載,目前遴選委員會的處置飽受社會各界質疑,導致教育部請求台大說明,爭議難解。

校長遴選是大學最重要的事務,我們呼籲,臺灣大學根據大學自治的精神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的規定,召開校務會議,揭露資訊,將爭議在陽光下檢視,以求對本案有合法合理的解決。

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第二十一點第二項說:「本要點如有窒礙難行之處時,得由臨時校務會議補正之」,可見校長遴選如果發生重大爭議或阻礙,應該召開臨時校務會議來處理。

我們強烈呼籲:自己的學校自己救,實踐大學自主、校園自治,召開臨時校務會議!

Read More “貫徹大學自主,自己的學校自己救” »

《聲明稿》別走向產業發展、勞動保護與世界潮流的逆勢風頭– 請勞動部懸崖勒馬,撤回勞動基準法修法

Posted on 2017-11-06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別走向產業發展、勞動保護與世界潮流的逆勢風頭
— 請勞動部懸崖勒馬,撤回勞動基準法修法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7年11月06日

     勞動部最近提出勞動基準法修法討論草案,針對去年底通過之一例一休,以休息日工作核實計算工時與工資、每月延長工時上限提高或以三個月為範圍容許月間挪支、輪班制工作連續休息時間倒退回8小時、開放例假日得以週期調整而致得連續工作12日等作法,試圖扭轉現行勞動保護諸多規定,與產業發展、勞動保護、世界潮流背道而馳,台灣教授協會特此呼籲,請勞動部撤回該內容之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拒絕修惡! 

  法律的工時規範與保護,確實應針對工作的特殊性與限制,容有一定之例外形成空間,而勞動基準法無論在變形工作或責任制工時制度,都已提供相當的彈性空間,殊不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檢討,維持工時保護嚴格的原則與例外關係,至少方向正確。目前勞動部所提出之修正草案討論版本,未嚴謹區分與描述何謂產業與工作的特殊性,幾近崩盤式的推翻既有工時保護體系,讓人類一百多年來「不得連續工作逾7日」文明成就,登上正式法律而光明正大的任人宰割,被輕描淡寫地改作為7日週期即可,視既有例假日工作絕對例外規範為無物,特別需要較長連續休息時間保護的輪班制工作,反遭逢制度性的縮短,作為當今兼顧勞工身心健康與社會暨家庭需求,作為不可逾越紅線的每月延長工時上限,也試圖鬆動與放寬,形同扳開通往過勞之門,而無視於昔日「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無真正監督與共同形成作用的現實,再侈言讓勞動者得以自決,修法方向,令人慨嘆。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逾年來,不論評價如何,總是試圖更往加強勞動保護、但從不輕忽產業正當需求之方向邁進,步調或許緩慢,方向經常猶疑,幅度不免令人氣短,但從未如這次討論版本這般,決意逆風而行,置勞動基準法核心精神與目的於不顧。

    在工業4.0、勞動4.0、新知識經濟、數位平台經濟模式當道的今日,勞動保護確實越來越艱難,它必須面對嶄新的生產技術、方式與關係,找尋出既要迎合經濟體系正當需求與發展,又要兼顧勞動者個人化、身心健康、家庭與社會需求的規範邏輯與規則。勞動部提出的修正草案討論版,完全忽視這些問題,只想朝向更早期工業化時代的反路徑前進,在台灣工時居高不下、呈現的是整個生產體系效率不佳、工資偏低之結構性問題前,反採取更結構性加深此困境之路線,令人不解。

  台灣教授協會呼籲,勞動部與行政院,回到小英總統於競選時所提出之勞工政策初衷,縮減工時、週休二日,發展更細膩的產業政策,善用與組合多樣的經濟與勞動促進工具,共同解決台灣經濟與勞動體系邁向轉型階段的過渡障礙與困難,莫再逆時代潮流而行,否則將迎向勞動、社會、經濟與產業升級等多輸局面,其時未晚,務請懸崖勒馬!

媒體報導:
●台教會籲撤勞基法修法 勞動部:尊重意見_中央社
●反對勞基法修惡 台教會籲懸崖勒馬撤回草案_民報
●台教會籲:勞動部懸崖勒馬撤回勞基法修正草案_新頭殼newtalk
●反對放寬七休一限制 學者籲撤回勞基法修法_聯合新聞網

2017台灣教授協會「海洋之國 走向國際」感恩募款餐會贈品暨義賣目錄

Posted on 2017-11-05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文章分頁

上一頁 1 ... 26 27 28 ... 31 下一頁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文章分類

  • 最新資訊
    • 友好團體訊息
  • 新聞稿
  • 聲明稿
  • 連署
  • 出版資訊
    • 歷年會訊
  • 新聞分享
  • 活動訊息
    • 2025活動訊息
    • 2024活動訊息
    • 2023活動訊息
    • 2022活動訊息
    • 2021活動訊息
    • 2020活動訊息
    • 2019活動訊息
    • 2018活動訊息
    • 2017活動訊息
    • 2016活動訊息
    • 2015活動訊息
  • 下載專區
  • 歷屆理監事(執委會)

近期文章

  • Y’s Day「週三青年日」鏈結世界系列(28):斷開「一中」鎖鏈:台灣國際地位需要怎樣的正常論述?
  • 敬邀參加並敬請轉發 9/2【民主反共在台灣歷史上的意義】講座
  • Y’s Day「週三青年日」看見台灣系列(38):民主的下一頁:大罷免後的公民力量
  • Y’s Day「週三青年日」鏈結世界系列(27): 台灣如何被世界看見?外媒與全球敘事
  • 終戰八十週年:應正視台灣地位國際法理與歷史真相

搜尋

社團法人台灣教授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聯絡地址:100 台灣台北市臨沂街25巷15號1樓
E-mail:taup1990@gmail.com | 電話:02-2394-8797 | 傳真:02-2394-8798

Theme: Oceanly by ScriptsTown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