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教授協會

  • 首頁
  • 關於本會
    • 組織分工及歷屆幹部
    • 創會宗旨與組織章程
  • 最新資訊
  • 聯絡我們
  • 入會申請
  • 捐款/繳費/電子發票捐贈
  • Facebook
  • Home
  • 最新資訊
  • Page 31

分類: 最新資訊

台灣公民團體聯合記者會:我們很在乎李明哲

Posted on 2017-03-012021-04-09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新聞稿

台灣公民團體聯合記者會:我們很在乎李明哲

The Joint Press Conference of NGOs in Taiwan: What are we concerned about Li Ming-Che case?

時間:2017年4月1日(六)上午 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1號)

台灣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本月19日進入中國後失蹤,經證實被中國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之名被拘捕。

這是第一起中國政府對台灣NGO工作者的拘捕和羈押,並在未通知當事人家人和台灣政府的情況下。也是中國的《境外非政府組織(INGO)境內活動管理法》生效後對付境外NGO人士的第一起事件。

同為非政府組織工作的夥伴,台灣眾多公民團體聯合舉行記者會,對李明哲事件表達我們強烈的關注和訴求,包括:

一, 中國政府對李明哲的法律對待。
二, 這起事件對台灣NGO工作者說了什麼?
三, 對未來雙邊民間社會互動的影響。
四, 中國的國際角色的走向。

合辦NGO團體:台灣教授協會,永社,台灣勞工陣線,台灣視覺藝術協會,民主維新,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北社,台灣客社,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文山社區大學,板橋社區大學,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公民憲政推動聯盟,澄社,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人本教育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經濟民主連合,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獨立青年陣線,台灣轉型正義協會,台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華人民主文化協會,…….持續加入團體中

《出席名單》
林秀幸 台灣教授協會 會長
洪崇晏 永社 副秘書長
孫友聯 台灣勞工陣線 秘書長
陳文祥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理事長
李旻臻 民主維新 秘書長
邱文聰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人權促進會、澄社
張葉森 台灣北社 社長
謝國清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理事長
張則周 板橋社區大學 主任。
黃嵩立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召集人
徐偉群 公民憲政推動聯盟 執行委員
黃啟豪 鄭南榕基金會 副執行長
楊憲宏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 理事長
陳冠宇 經濟民主連合 秘書
劉惠中 獨立青年陣線 執行委員
李冠伶 台灣轉型正義協會 秘書長
鄭秀娟 文山社區大學 校長
魏千峯 台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 副召集人

Read More “台灣公民團體聯合記者會:我們很在乎李明哲” »

《聲明稿》缺乏歷史究責,無法教育後代

Posted on 2016-12-24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缺乏歷史究責,無法教育後代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6年12月24日

  新竹市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扮納粹掀起國內、國際軒然大波。在一陣愕然震驚中校方回應的第一條是「於事先審核時,未能深入考究歷史事實背後所延伸之價值性,除學校疏忽外,會追究相關責任,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來回應外界對校方未事先審核的責難。 

  我們可以預見,所有的究責,包括對學校、老師,或許還包含校方對學生,都將停留在「恫嚇」的層次和「少做少錯」的效果,無法進一步處理台灣深層的政治、社會與教育問題。 

  在台灣社會一片鼓勵創新的聲浪中,這次的事件也正好給予我們清楚的教訓:剪貼與重組的創新,正好揭示道德的空洞和對社會去責的態度。而最關鍵的就是「轉型正義」在政治、社會和教育內容的缺席。加上不少學校、老師幾乎已經對教育放棄,只能以「積分」技術操練來換取家長信任的情況下,要在這次的事件中一次獲得改善幾乎不可能。

  行政與立法機構對轉型正義的推諉,無非認為此項政治工程無施政的急迫性。今天這個震撼國際的事件,恰好對執政者和社會大眾說明,對過去反省的闕如,以及究責的淺層化,不僅動搖國際對台灣民主和人權的信心,對內亦無法累積社群共善的基礎。將導致社會溝通失去共識,衝突解決朝權力砝碼傾斜。長久以往,台灣社會將面臨解體的威脅。政治若聽任權力指揮,國家也會成為以處罰鞏固的機制。

  在此,誠然希望政府與台灣社會,正視轉型正義對國家與社群永續的深刻意涵。

《聲明稿》揚棄婚姻平權、丟了政治誠信

Posted on 2016-12-02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揚棄婚姻平權、丟了政治誠信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6年12月02日

         蔡總統選前的政見,充滿人權與正義的美麗願景,其中包括婚姻平權。這樣的人道光輝讓蔡總統展現出超乎對手的高度與風範,並以接近七百萬票當選總統。當選即是對總統政見與願景的肯定,也是期待。總統上任之後,當竭盡所能實現選前諾言, 如果每一件承諾需要再一次的「選擇」,則那一次的選舉,顯得毫無意義。 

        婚姻平權承諾的是全體國民的平等權利,我們必須殫精竭慮窮盡法律的可能達致這個理想,而非被現有法律圈限認知與想像,這才是文明的進展,也是政治存在的意義,實踐的過程也將成為我們共同體的歷史。作為領導者,當選之後必須負起闡明價值與排除障礙的責任。 

        然蔡總統卻讓此選前承諾,再次成為「開放選項」不僅沒負起實現政見的責任,且任由特定群體散播恐懼言詞,挑起社會恐慌,致大眾意見分歧越深,終致分裂為不能對話的雙方。如此導致的「無共識」的現象,不能作為違背承諾的藉口。

台灣是一個多元宗教與族群的社會,並未有政教合一的歷史與現實,婚姻的定義並未被特定教義所圈限。反而先民來台,篳路藍縷,基於互助合作,人群交流,自然實踐出彈性而寬容的親屬與家庭建構的文化。這是我們歷史的真實與根基,也是我們特有的資產。台灣的多元宗教背景,更是讓多元價值得以共容與協調。無須自比其他歐美國家,畫靶射箭自我陷入他人的困境經驗,憑空招致困難。長老教會作為台灣本土化最深的宗派,也以開放和共容的態度,尊重教徒的選擇。有所謂「婚姻平權乃菁英階級的餘裕,非普羅大眾的關懷」,此言更是對無能替自我倡議的普羅階級之不同性向實踐者的再次踐踏。量化民調受限於工具與問卷設計,不能作為施政的唯一憑藉。如有必要亦須參考研究機構更為嚴謹的調查資料與觀察變化推測趨勢。

民法之修訂,並非添加特定群體的福利,反而是拿開特有限制,讓全體國民得以享有平等的權益與保障。另立專法,並非標的群體自願,反而是對該群體妄加標籤隔離,恐有違憲爭議。若不思移除障礙,憑空另加阻隔,實非民主國家所當為。

政治誠信是領導人的首要考量,對自己的國情文化亦當有明確之認識,作為實踐政令的背景知識。徒開話語空間挑起無謂社會恐慌,不僅不是實踐民主,反而是挫敗人權、分裂社會。台灣教授協會作為堅持獨立建國之學術性團體,請總統更需堅定政治社群的核心價值與前進的動能,勿任由社群徒生紛擾故步自封。請總統明鑒。

台灣教授協會 2016「深化民主文化 ․ 追求永續主權」感恩募款餐會

Posted on 2016-11-10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6活動訊息
下載 2016募款餐會回覆函

「更新主權的想像/實踐當代的主ㄉㄨˊ體ㄌㄧˋ」學術研討會

Posted on 2016-11-02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6活動訊息

「更新主權的想像/實踐當代的主ㄉㄨˊ體ㄌㄧˋ」學術研討會 

為什麼用「恐懼」來修辭國家?一個滿足各方變數的方程式,卻違背了正義。

這件事情發生在某一年我的大一課堂,班上有一位中國來的交換生。我談到台灣的國格,大部分台灣的同學都說沒有問題,因為我們有護照,可以申請大部分國家的簽證。那位中國同學被我邀請發言,他說,台灣沒有國格,那本護照只是國際間心照不宣的特例,隨時可以被改變。在這個大部分是台灣同學的班上,只有中國同學是對的。

圍繞在台灣周圍環流的多股勢力,以及島嶼內部的政治造成這樣的台灣國格的「楚門的世界」:

一、中國不同意「中華民國」和「台灣」成為國家,而中華民國又不同意「台灣」成為國家。

二、國際間的利益:上個世紀末歐美國家努力要經貿中國,並使中國「正常化」(加入資本主義體系),不願意拂逆中國。

三、「民族國家」在歷史上為禍,在二戰時達到高潮,以致於知識分子視國家為仇敵,人民為弱者。而國民黨政權在台50年的威權治理恰恰印證了這點。反過來國民黨政權又轉而奉承一、二項,中國,接著歐美的立場,不需要國格也能維持其島內政權的正當性,讓島民以為自己很「正常」。

四、島內不喜歡「台灣為名」的知識分子,又藉由這樣的歷史潮流,順勢批判「台灣」成為國家的「危險」。

這一連串的恐懼,恐懼敵人、強權,恐懼「國家」這個詞彙,恐懼不夠進步,三恐合一,造成台灣人不敢也不願意談台灣的國家和主權的問題。但是我們需要這樣被「恐懼」的修辭綁架嗎?幾近於某種 phobia….

一旦把「國家」對立於「人民」,恰恰宣告人民的失能,違反民主的信念。我們是陷入國家 phobia ,還是拿回定義國家的詮釋權,掙脫恐懼的桎梏?!我們是要等著國際情勢來改變我們的「現狀」,還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負責任地思考自己的未來如何和自己的信念同步更新…..

台灣教授協會將舉辦「更新主權的想像/實踐當代的獨立」學術研討會,當做二十一世紀初我們送給下一代的禮物。

這個研討會分作三個層次:一、國家的政治經濟路線:一個朝向 社會民主、尊重勞動主權的治理;二、台灣的國際處境,不具有國際法上的國格以及面對中國的危境,受害者不是高官或權貴而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們,慰安婦和服貿禍貿受波及的勞工都需要被看見。三、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環境弱勢和族群與地方的多元性治理如何和國家主權協商共構。 

Read More “「更新主權的想像/實踐當代的主ㄉㄨˊ體ㄌㄧˋ」學術研討會” »

「勿忘台灣空戰烈士 強化台日邦誼」記者會

Posted on 2016-09-292021-04-09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新聞稿

時間:2016年9月29日(四)上午 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1號)

主辦單位: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日本翼友會
台灣教授協會 

主持:許文堂 ︱台灣教授協會 秘書長
出席:
吳祝榮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理事長
中山成彬 ︱前日本大臣●國會議員 
濱松 昭 ︱翼友會事務局 局長
崎濱秀光 ︱翼友會 理事 
當山正範 ︱日台平和基金會 理事
廣瀨 勝 ︱日台平和基金會 理事
Q&A

《聲明稿》年金改革與台灣永續發展

Posted on 2016-09-09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年金改革與台灣永續發展

台灣教授協會  聲明稿

2016年9月9日

         根據審計部統計,軍人退休保險將在2019年率先面臨破產、勞工保險是2027年、教育人員是2028年,公務人員保險是2030年,即使是2008年才剛開辦的國民年金制度,也會在2046年面臨破產。如果退休金再不改革,且不說3年後的軍人,現在54歲以下的勞工與51歲以下的公務人員將來都不可能領到退休金!。 

        台灣退休金之所以面臨目前的窘境,其原因有三:首先是1950年代設立的勞保與軍公教保險乃是出於威權政府對不同職業團體的懷柔示惠,給付遠高於繳費,保費費率本來就是設定無法永續的破產費率;其次,與健保不同,退休金的保險標的為退休後的經濟安全,這種風險是幾乎確定會發生,因此只能訴諸世代之間的風險分攤;第三,我們在未來30年內快速的人口老化,使得年輕世代不可能以隨收隨付的高費率負擔退休世代的支出。 

        但是年金改革的目的不是追求財務均衡。即使是各職業團體都願意增加三倍繳費以負擔自己未來的給付,但這樣的改革不啻是將社會保險轉變為商業保險,更喪失全體國民風險相扶持的精神。繳費與給付之間的政府撥補表面上是財稅問題,但稅收源自人民,因此年金改革更根本的底蘊就是台灣全體國民對所得重分配與世代轉型發展的基本價值辯論。

年金改革的最高目的是保障每位國民在永久退出職場之後的經濟安全。因此,首要目標是設置基礎年金,普遍平等地涵蓋每位國民,並盡可能提供所有國民一個體面、有尊嚴的退休生活;在這之上則設置職業年金,以保障不同職業別的所得差距,以昭示對工作價值的尊重。

我們建議政府與各個團體明確提出各自改革方案,以及財務規劃。讓公民社會據以討論,避免流於不同職業別之間的意氣爭論,把一個通過風險分攤,能夠促進社會團結的社會保險制度,運作成加深不同職業別之間的社會分裂。

我們相信,如果政府與各個團體能夠提出立基於普遍涵蓋,給付優渥的基礎年金改革方案,那麼勞保、軍公教、國保與農民津貼就可以有改革的依循理據,全體國民可以在風險分攤的概念上,相互扶持,一如健保所發揮的正面功能,將台灣認同建立在堅實的日常生活之中,這才是年金改革最終的目的。

「與新憲共舞」系列講座:以台灣為名到台灣正名

Posted on 2016-09-06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6活動訊息

時間:2016年10月06日(四) 19:00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 / 台北市臨沂街25巷15號地下室

          (忠孝新生捷運站2號出口後直行,臨沂街25巷右轉)

講者:
陳俐甫|台灣教授協會 執委
吳濬彥|臺左維新與民主鬥陣 理事長
徐偉群|公民憲政推動聯盟 執委 

主辦:台灣教授協會、臺左維新與民主鬥陣協會
協辦:公民憲政推動聯盟  

Read More “「與新憲共舞」系列講座:以台灣為名到台灣正名” »

「設立台灣和平公園與台灣慰靈碑 815終戰紀念日」記者會

Posted on 2016-08-152021-04-09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新聞稿

時間:2016年8月15日(一)上午 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1號)

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主持:張信堂  台灣教授協會 會長
與談:
江仲驊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理事長
陳俐甫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系 助理教授 
薛化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教授
林昶佐 ︱立法委員 
許文堂 ︱台灣教授協會 秘書長
新聞稿下載 
與談資料下載
張信堂、林昶佐、江仲驊 
薛化元
陳俐甫
許文堂、張信堂

「請停下腳步:重新檢視12年國教總綱(107總綱)」記者會

Posted on 2016-08-122021-04-09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新聞稿

時間:2016年8月12日(五)上午 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1號)

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主持:許文堂 秘書長
與談:
金仕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
沈清楷 ︱輔仁大學哲學系 助理教授 
薛化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教授 

新聞稿下載

與談資料1下載、與談資料2下載

 

文章分頁

上一頁 1 ... 30 31 32 33 下一頁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文章分類

  • 最新資訊
    • 友好團體訊息
  • 新聞稿
  • 聲明稿
  • 連署
  • 出版資訊
    • 歷年會訊
  • 新聞分享
  • 活動訊息
    • 2025活動訊息
    • 2024活動訊息
    • 2023活動訊息
    • 2022活動訊息
    • 2021活動訊息
    • 2020活動訊息
    • 2019活動訊息
    • 2018活動訊息
    • 2017活動訊息
    • 2016活動訊息
    • 2015活動訊息
  • 下載專區
  • 歷屆理監事(執委會)

近期文章

  • Y’s Day「週三青年日」鏈結世界系列(28):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當選後的日本政局以及國際局勢
  • 敬邀參加12/27 ✨✨✨2025台教會「強化命運共同體,建設台灣新國度」感恩餐會 ✨✨✨
  • 12/6 林媽利醫師【豐富多彩的台灣:林媽利醫師談台灣特有血型及血緣研究】新書發表會
  • Y’s Day「週三青年日」認識中國系列(33): 九二共識有共識嗎?九二共識的前世與今生
  • 歡迎參加 11/28下午 翁達瑞🌟被學術耽擱的網紅

搜尋

社團法人台灣教授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聯絡地址:100 台灣台北市臨沂街25巷15號1樓
E-mail:taup1990@gmail.com | 電話:02-2394-8797 | 傳真:02-2394-8798

Theme: Oceanly by ScriptsTown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