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授協會於2025年8月9日(星期六)下午2時,在濟南教會小禮拜堂隆重舉行「第五屆 新世代台灣精神獎」頒獎典禮。本獎項由莊萬壽教授發起、林慧瑜教授響應,自2021年成立以來,已邁入第五屆,旨在鼓勵新世代台灣人積極宣揚台灣主體性的國民意識,推行台灣文化的公共評論與倡議,以期鞏固台灣的民主、自由,並促進國家的福祉與安全。典禮現場貴賓雲集,共同見證這份屬於台灣新世代的榮耀。
作家楊双子榮獲肯定,文學成就躍上國際舞台
本屆「新世代台灣精神獎」的殊榮,頒發予傑出作家楊双子。楊双子老師憑藉其多項文學作品,特別是《臺灣漫遊錄》的日譯本榮獲日本翻譯大賞、英譯本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及美國亞洲協會夏白芳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展現了其作品的國際影響力。其透過文學作品展現台灣的主體性與多樣性,成功將台灣歷史與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同時在台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力,引領並強化新世代的台灣認同,獲獎實至名歸。
莊萬壽教授贈書勉勵,陳書怡藝術家「台灣之脊」傳遞土地精神
除了象徵性的新台幣三萬元獎金,楊双子老師亦獲贈莊萬壽教授親筆簽名著作《台灣精神:台灣活命之根》一本。莊萬壽教授的台灣精神強調,唯有理性、責任、正義的公民,具備歷史記憶、國家認同與國民意識,方能守護家國、捍衛民主。林慧瑜教授引用楊双子「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得獎感言「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提到楊東傑5人費城成立的「台灣人的自由台灣」,希望能台灣精神能一代傳一代,獨立一定能實現。此外,楊双子老師還獲贈一幅由台灣藝術家陳書怡特別創作的藝術作品「台灣之脊」。陳書怡闡述其創作理念,以中央山脈象徵台灣命脈與脊椎,玉山引領台灣人的精神,野百合則代表台灣人團結一心,共同在這片土地扎根,讓台灣變得更好。
楊維哲教授專題演講,深入剖析「台灣精神的一些教育問題」
典禮當天,本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榮譽董事、本會前會長楊維哲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楊教授從他創立的湖濱私塾教學談起。強調台灣人要有勇敢、有義氣,並堅持努力,在為臺灣打拼的道路上,一步步前進,做自身能做之事。楊教授的精彩演說,為與會者帶來深刻啟發。
楊双子得獎致詞:十年磨一劍,堅定「我要」的行動者精神
楊双子老師在得獎致詞中,分享了一段十年前的往事,提及一位台科大女同學Tiffany Lin(林佳儒)在推動婚姻平權時的堅定信念:「如果今天沒有任何一個人要幫你,那你還是要做嗎?這時心裡就只有一個乾淨的聲音:『我要。』」楊老師表示,這段文字十年來無數次回想起,並將其視為篤實的自我許諾。她指出,歷史的走向往往由少數願意「負重前行」的行動者所推進,並強調即使面對亡國感的陰霾與看似徒勞無功的現實,她仍將堅定地為所認同的價值繼續前進,再次宣示「我要。」,其真摯感言觸動人心。
台灣教授協會表示,本次頒獎典禮不僅表彰了楊双子作家在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及其對台灣精神的貢獻,更透過多位學者的致詞與演講,深化了社會對台灣主體性與民主價值的思考。本會將持續致力於推動台灣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期盼更多新世代台灣人能一同加入,共同守護台灣的民主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