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教授協會

  • 首頁
  • 關於本會
    • 組織分工及歷屆幹部
    • 創會宗旨與組織章程
  • 最新資訊
  • 聯絡我們
  • 入會申請
  • 捐款/繳費/電子發票捐贈
  • Facebook

貫徹大學自主,自己的學校自己救

Posted on 2018-02-05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瀏覽次數: 861

「貫徹大學自主,呼籲召開校務會議,處理遴選違法爭議」連署
臺灣大學校長遴選,發生隱匿資訊、利益衝突等重大爭議,引發師生、校友與社會各界的關心。

對於這件事,據報載,目前遴選委員會的處置飽受社會各界質疑,導致教育部請求台大說明,爭議難解。

校長遴選是大學最重要的事務,我們呼籲,臺灣大學根據大學自治的精神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的規定,召開校務會議,揭露資訊,將爭議在陽光下檢視,以求對本案有合法合理的解決。

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第二十一點第二項說:「本要點如有窒礙難行之處時,得由臨時校務會議補正之」,可見校長遴選如果發生重大爭議或阻礙,應該召開臨時校務會議來處理。

我們強烈呼籲:自己的學校自己救,實踐大學自主、校園自治,召開臨時校務會議!

Read More “貫徹大學自主,自己的學校自己救” »

《聲明稿》別走向產業發展、勞動保護與世界潮流的逆勢風頭– 請勞動部懸崖勒馬,撤回勞動基準法修法

Posted on 2017-11-06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瀏覽次數: 1,081

別走向產業發展、勞動保護與世界潮流的逆勢風頭
— 請勞動部懸崖勒馬,撤回勞動基準法修法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7年11月06日

     勞動部最近提出勞動基準法修法討論草案,針對去年底通過之一例一休,以休息日工作核實計算工時與工資、每月延長工時上限提高或以三個月為範圍容許月間挪支、輪班制工作連續休息時間倒退回8小時、開放例假日得以週期調整而致得連續工作12日等作法,試圖扭轉現行勞動保護諸多規定,與產業發展、勞動保護、世界潮流背道而馳,台灣教授協會特此呼籲,請勞動部撤回該內容之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拒絕修惡! 

  法律的工時規範與保護,確實應針對工作的特殊性與限制,容有一定之例外形成空間,而勞動基準法無論在變形工作或責任制工時制度,都已提供相當的彈性空間,殊不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檢討,維持工時保護嚴格的原則與例外關係,至少方向正確。目前勞動部所提出之修正草案討論版本,未嚴謹區分與描述何謂產業與工作的特殊性,幾近崩盤式的推翻既有工時保護體系,讓人類一百多年來「不得連續工作逾7日」文明成就,登上正式法律而光明正大的任人宰割,被輕描淡寫地改作為7日週期即可,視既有例假日工作絕對例外規範為無物,特別需要較長連續休息時間保護的輪班制工作,反遭逢制度性的縮短,作為當今兼顧勞工身心健康與社會暨家庭需求,作為不可逾越紅線的每月延長工時上限,也試圖鬆動與放寬,形同扳開通往過勞之門,而無視於昔日「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無真正監督與共同形成作用的現實,再侈言讓勞動者得以自決,修法方向,令人慨嘆。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逾年來,不論評價如何,總是試圖更往加強勞動保護、但從不輕忽產業正當需求之方向邁進,步調或許緩慢,方向經常猶疑,幅度不免令人氣短,但從未如這次討論版本這般,決意逆風而行,置勞動基準法核心精神與目的於不顧。

    在工業4.0、勞動4.0、新知識經濟、數位平台經濟模式當道的今日,勞動保護確實越來越艱難,它必須面對嶄新的生產技術、方式與關係,找尋出既要迎合經濟體系正當需求與發展,又要兼顧勞動者個人化、身心健康、家庭與社會需求的規範邏輯與規則。勞動部提出的修正草案討論版,完全忽視這些問題,只想朝向更早期工業化時代的反路徑前進,在台灣工時居高不下、呈現的是整個生產體系效率不佳、工資偏低之結構性問題前,反採取更結構性加深此困境之路線,令人不解。

  台灣教授協會呼籲,勞動部與行政院,回到小英總統於競選時所提出之勞工政策初衷,縮減工時、週休二日,發展更細膩的產業政策,善用與組合多樣的經濟與勞動促進工具,共同解決台灣經濟與勞動體系邁向轉型階段的過渡障礙與困難,莫再逆時代潮流而行,否則將迎向勞動、社會、經濟與產業升級等多輸局面,其時未晚,務請懸崖勒馬!

媒體報導:
●台教會籲撤勞基法修法 勞動部:尊重意見_中央社
●反對勞基法修惡 台教會籲懸崖勒馬撤回草案_民報
●台教會籲:勞動部懸崖勒馬撤回勞基法修正草案_新頭殼newtalk
●反對放寬七休一限制 學者籲撤回勞基法修法_聯合新聞網

2017台灣教授協會「海洋之國 走向國際」感恩募款餐會贈品暨義賣目錄

Posted on 2017-11-05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瀏覽次數: 1,431

 

台灣教授協會 2017「海洋之國 ․ 走向國際」感恩募款餐會

Posted on 2017-11-02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瀏覽次數: 1,378

下載 2017募款餐會回覆函、交通指南
實況錄影—
●http://www.news100.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20topic_id=1802&forum=2&post_id=2565#forumpost2565
●http://www.taiwanus.net/news/press/2017/201712050825221539.htm
●https://www.peopo.org/news/353541

從蕃薯到海翁:台灣主權議題的脈絡與實務操作

Posted on 2017-09-142021-03-20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瀏覽次數: 1,298

從蕃薯到海翁:台灣主權議題的脈絡與實務操作

【時間】

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11日、11月25日、12月09日、12月23日
每週六早上09:00-12:00 / 下午13:30-16:30(共十二堂課)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5巷15號(台灣教授協會)
【主辦】台灣教授協會、民主維新協會
【對象】對於台灣認同、國家正常化擁有熱情的青年
【名額】30人

【活動費用】12堂課1,800元
【報名表單】https://goo.gl/cQqBce
【注意事項】主辦單位保留異動活動內容之權利
【為顧及課程訓練完整性,請全程參與講座以及實作】
【課程簡介】

講座分別從歷史、國際政治、法律、和經濟的觀點切入,講述台灣主權的脈絡、實務的操作及未來突破的契機。

實作則是由講師們帶領夥伴分析文件、寫作、論述。包含入聯實作、廣大興案、國際組織實務(漁業實體 & WTO個別關稅領域)等等。以及教授學者組成的 Panel review,於最後一堂課驗收成果,請老師們提供意見。

講師陣容:陳儀深老師、吳叡人老師、宋承恩老師、吳啓禎老師、賴怡忠老師、高仁山老師、薛化元老師、徐偉群老師、吳介民老師、林敏聰老師。

【系列課程的初衷】– 主權地位的第二軌外交(track II diplomacy)

世大運成功落幕,台灣人切身體驗了國際參與的好滋味,但也更直接地感受到在國際場合上,國家地位和主權立場的模糊;仔細想想,在台灣、中華台北和中華民國的混淆當中,除了「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主張之外,我們對國家的主權和國際地位有多少了解?又該如何向世界說明台灣的處境和未來的願景。

外交上,當有權利義務和契約關係的政府代表無能為力時,作為民主國家發展的重要角色的公民社會,應有彈性的透過非官方的形式,以開放樂觀、利他的態度,進行第二軌外交(過去中國國民黨也曾鼓吹第二軌外交,但並不符合由公民社會出發的必要條件,組織與政府間仍有契約和權利義務的關係。)

台灣在國際上的困境,顯示出第二軌外交的重要性。僅管國內非政府組織和國際志工的國際參與十分熱絡,但甚少在國家地位和主權的議題上著墨;台灣教授協會與民主維新協會,希望搭起國際參與和主權議題的橋樑,透過講座與實作的學習,降低知識門檻並建立完整的論述基礎,以此加強公民外交的戰鬥力。

青年組織工作坊-我要跟社團一起活下去!

Posted on 2017-08-20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瀏覽次數: 1,359

青年組織工作坊--我要跟社團一起活下去!

時間:9 月 23 日 (六)~9 月 24 日 (日)兩天一夜

地點:中興大學應用科技大樓二樓242教室
主辦:獨立青年陣線 (IYF)、台灣教授協會
協辦:台灣中社
課程安排:http://imgur.com/a/Wk6MF
報名費用:1000元(含課程、餐費、住宿,錄取後會用email通知匯款,請密切注意!)
報名表單:https://goo.gl/qxmZrs

「為什麼,他的社團都不會倒?」

每次大型社運浪潮過後,校園中總是冒出不少新的學運社團。從野草莓學運、反媒體壟斷到太陽花學運--有些社團倒了,有些活了下來。有人乾脆放棄社團,選擇熱血衝場。有人努力支撐,今年又要延畢。可能因為你要打工,可能因為他要期末,選擇沒有對錯,但最後都成為社團的傷痛。

「有些問題,應該是有辦法解決的!」

獨青認為,這些問題,不是只有你遇到。他們是集體的困境,不能單純透過個人的努力來解決。既然問題其實是在集體的情境下產生的,也需要集體地解決。所以我們設計了這次的工作坊,集結許多行動者的組織經驗,提供工具,思考,以及回答任何你想知道的組織問題,希望為社團打拼的你可以一起參與。讓我們跟社團一起活下去。

「軌道運輸與國家發展」座談會

Posted on 2017-08-192021-03-25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瀏覽次數: 1,368

議程:https://goo.gl/8h5WGG 
影音線上看 
致詞:副會長林佳和、召集人石豐宇

國土規劃篇➾ 
引言:張勝雄
與談:魏健宏、林祥生
討論及分享

產業科技篇➾
致詞:會長林秀幸、引言:陳彥升
與談:李宇欣、濮大威
討論及分享

城鄉發展篇➾
引言:高仁山
與談:陶治中、黃荻昌
討論及分享

社會經濟篇➾
引言:石豐宇
與談:廖俊雄、褚志鵬、李俊賢
討論及分享
主辦:台灣教授協會
時間:2017年8月19日(六)9:50 – 16:00(9:00報到)
地 點:文化大學大新館圓形演講廳(二)(台北市延平南路127號B1)

頃聞執政黨刻已通過前瞻計畫4年4200億預算,其中關於軌道部分社會反應意見分歧。
為落實後續計畫執行面之監督,期許計畫效益能提升與促進台灣國家之健全發展
台灣教授協會本於知識份子監督施政之職責,擬廣邀國內軌道運輸專家,共同參與座談會,以提供政府施政建言。

【講座系列】「旅日」作為政治空間:在日台獨運動史及台日共同新想像

Posted on 2017-08-012021-03-25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活動訊息, 2017活動訊息
瀏覽次數: 1,347

【講座系列】「旅日」作為政治空間:在日台獨運動史及台日共同新想像

時間:2017 年 09 月 01 日 (五)晚上七點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台北市臨沂街 25 巷 15 號)忠孝新生捷運站 2 號出口後直行,臨沂街 25 巷右轉
主辦:台灣教授協會、民主維新

台灣作為一個共同體,似乎總有一部分的自主性是被分散出界限的。冷戰體制也好、上海公報體制也好、美國西太平洋安保體制也好,這些外掛於台灣的架構,似乎都是在規訓我們的政治空間。

從林獻堂到史明,從王育德到許世楷,數個世代的旅日台灣人的政治行動,以及他們對家國的想像,在日本這塊土地上,延續並同時拓展了台灣的政治選項。

日本作為前殖民政權、作為東亞經濟發展的標準模式、作為戰後東亞較有政治自由的土地,旅日台灣人是如何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為台灣的異議人士提供協助,而在民主化之後,這些組織又是如何被政權接納?

而有著這些在日本的基礎建設,身處邊界模糊的當代社會中的台灣青年,可以如何用自己的能力軟化台灣的政治桎梏?

Read More “【講座系列】「旅日」作為政治空間:在日台獨運動史及台日共同新想像” »

《聲明稿》看清亞洲局勢重組,佈建台灣生存空間

Posted on 2017-07-212021-03-27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瀏覽次數: 975

看清亞洲局勢重組,佈建台灣生存空間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7年7月21日

     台灣與巴拿馬斷交後,國人普遍擔憂是否出現「雪崩式斷交」,這也是台灣在國際上如何不「被消失」必須嚴正以待的命題。中國從「兩岸」到「國際」對台灣懷柔和恐嚇交替的手腕從未止歇,甚至有再下一城之勢。台灣政府一昧低調求全,企求對方善意回應維持雙邊和平的策略顯然是錯誤期待。一方面,中國有其自我內政和外交的政治進程,台海和平不是對方主要的政治考量。另一方面,台灣內部在憲法結構和政黨生態上,也處於傾斜一中的危機當中。現有的憲政漏洞給予傾中操作的空間,繼續「維持現狀」,恰恰進入前進一中的制度性軌道和依賴路徑。政府在內政與外交如不予以突破,恐怕錯失歷史契機,將自己鎖死於一中架構,不僅無法維持現狀,甚至陷台灣於無法修復的險境。 

  國際情勢尤難全然操之在我,必須給予最大專注和警戒,把握地緣政治機會,主動介入外交與軍事動態,建構有利於台灣的國際佈局。並釐清東亞局勢敵友關係,與變化中的亞洲陣營重組,才能有效建立台灣的國際屏障。尤其要有國際角色成之在我的決心,等待與被決定,終將走向災難。

    近期亞洲局勢中,中國於南海佈建人工島和軍事基地,挑起區域緊張。美國以航行自由、軍事保護為名持續介入。兩架美B-1B轟炸機飛越東海和南海敏感地帶,對中示警意味濃厚。中國西南邊區,除緬甸、越南領土爭議,中印邊境於近期發生兩國軍隊對峙衝突,印度更與日本合推自由走廊,制約中國一帶一路之意明顯;而東北亞緊張情勢持續增高,除中日韓東海爭議是區域衝突的警戒區,美國亦拉高北韓問題的層級和緊急性。美大學生遭虐死一案,更讓美國對北韓開戰的可能性大增。然而亞洲看似分歧的緊張局勢,卻都指向同一個壓力源:中國。

  遲遲未見中國疏通北韓問題,川普總統矛頭轉向中國,意指中國刻意持續北韓問題模糊南海焦點。美若發動朝鮮戰爭幾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既可消除中國的緩衝屏障又可對中展現軍事實力。其近期表決通過2017年度國防授權法,恢復美國軍艦定期停靠台灣港口慣例等,均顯示佈建戰局一觸即發的痕跡。台灣作為亞洲衝突的前緣地帶,必須提高警戒戰局發生,以期善用局勢,朝向有利我方的佈局。

戰爭行動決定戰後的局勢,若不能免於朝鮮半島一戰,台灣必須看清自己在東亞的關鍵位置,扮演美日韓聯盟南方的補給基地並進而掌控日本海運的生命線。這個天險位置能將中國的勢力困在第一島鏈之內,保住美國與其盟友在亞洲的利益。 

  也因此台灣的戰略位置實為我外交談判的重要籌碼;透過與日本在歷史上的特殊友誼,日本又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關係,台灣必須自我彰顯為美日台同盟不可或缺的一員。在面對中國不斷對台幾近割喉的局勢下,這是台灣必須做出的抉擇和行動。

  由此觀之,近日日本官房長官對行政院林全院長所傳達,希望台灣加入日本主導的TPP-11之議,實為台灣促成美日台東亞聯盟成型必須踏出的第一步;我們呼籲,台灣政府必須準確判斷國際情勢,籌組團隊,取得機先,提出有利我方的條件與要求,才能把握這個區域與歷史的契機,將台灣的國格及國際地位進一步鞏固和明確化。

  在此國際賽局的結構中,我國外交策略必須考慮地緣政治裡對日聯盟的「優先性」,進行外交博弈,才能凸顯我國在國際空間的「價值性」。「優先性」並非曲意跟隨,而是洞燭機先找出最有利台灣的空間結構,主動施力結構。並透過公民外交與經貿合作,和相同處境具危機意識之中國周邊國家建立最堅實的盟友關係。如此,才是台灣擺脫中國鎖喉的「優先佈局」,為有朝一日要求美日等盟友支持台灣正名與制憲的前瞻戰略!

《聲明稿》看清亞洲局勢重組,佈建台灣生存空間

Posted on 2017-07-212021-04-02 By webmaster
最新資訊, 聲明稿
瀏覽次數: 1,039

看清亞洲局勢重組,佈建台灣生存空間

聲明稿

台灣教授協會

2017年7月21日

     台灣與巴拿馬斷交後,國人普遍擔憂是否出現「雪崩式斷交」,這也是台灣在國際上如何不「被消失」必須嚴正以待的命題。中國從「兩岸」到「國際」對台灣懷柔和恐嚇交替的手腕從未止歇,甚至有再下一城之勢。台灣政府一昧低調求全,企求對方善意回應維持雙邊和平的策略顯然是錯誤期待。一方面,中國有其自我內政和外交的政治進程,台海和平不是對方主要的政治考量。另一方面,台灣內部在憲法結構和政黨生態上,也處於傾斜一中的危機當中。現有的憲政漏洞給予傾中操作的空間,繼續「維持現狀」,恰恰進入前進一中的制度性軌道和依賴路徑。政府在內政與外交如不予以突破,恐怕錯失歷史契機,將自己鎖死於一中架構,不僅無法維持現狀,甚至陷台灣於無法修復的險境。 

  國際情勢尤難全然操之在我,必須給予最大專注和警戒,把握地緣政治機會,主動介入外交與軍事動態,建構有利於台灣的國際佈局。並釐清東亞局勢敵友關係,與變化中的亞洲陣營重組,才能有效建立台灣的國際屏障。尤其要有國際角色成之在我的決心,等待與被決定,終將走向災難。

    近期亞洲局勢中,中國於南海佈建人工島和軍事基地,挑起區域緊張。美國以航行自由、軍事保護為名持續介入。兩架美B-1B轟炸機飛越東海和南海敏感地帶,對中示警意味濃厚。中國西南邊區,除緬甸、越南領土爭議,中印邊境於近期發生兩國軍隊對峙衝突,印度更與日本合推自由走廊,制約中國一帶一路之意明顯;而東北亞緊張情勢持續增高,除中日韓東海爭議是區域衝突的警戒區,美國亦拉高北韓問題的層級和緊急性。美大學生遭虐死一案,更讓美國對北韓開戰的可能性大增。然而亞洲看似分歧的緊張局勢,卻都指向同一個壓力源:中國。

遲遲未見中國疏通北韓問題,川普總統矛頭轉向中國,意指中國刻意持續北韓問題模糊南海焦點。美若發動朝鮮戰爭幾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既可消除中國的緩衝屏障又可對中展現軍事實力。其近期表決通過2017年度國防授權法,恢復美國軍艦定期停靠台灣港口慣例等,均顯示佈建戰局一觸即發的痕跡。台灣作為亞洲衝突的前緣地帶,必須提高警戒戰局發生,以期善用局勢,朝向有利我方的佈局。

戰爭行動決定戰後的局勢,若不能免於朝鮮半島一戰,台灣必須看清自己在東亞的關鍵位置,扮演美日韓聯盟南方的補給基地並進而掌控日本海運的生命線。這個天險位置能將中國的勢力困在第一島鏈之內,保住美國與其盟友在亞洲的利益。 

也因此台灣的戰略位置實為我外交談判的重要籌碼;透過與日本在歷史上的特殊友誼,日本又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關係,台灣必須自我彰顯為美日台同盟不可或缺的一員。在面對中國不斷對台幾近割喉的局勢下,這是台灣必須做出的抉擇和行動。

由此觀之,近日日本官房長官對行政院林全院長所傳達,希望台灣加入日本主導的TPP-11之議,實為台灣促成美日台東亞聯盟成型必須踏出的第一步;我們呼籲,台灣政府必須準確判斷國際情勢,籌組團隊,取得機先,提出有利我方的條件與要求,才能把握這個區域與歷史的契機,將台灣的國格及國際地位進一步鞏固和明確化。

在此國際賽局的結構中,我國外交策略必須考慮地緣政治裡對日聯盟的「優先性」,進行外交博弈,才能凸顯我國在國際空間的「價值性」。「優先性」並非曲意跟隨,而是洞燭機先找出最有利台灣的空間結構,主動施力結構。並透過公民外交與經貿合作,和相同處境具危機意識之中國周邊國家建立最堅實的盟友關係。如此,才是台灣擺脫中國鎖喉的「優先佈局」,為有朝一日要求美日等盟友支持台灣正名與制憲的前瞻戰略!

文章分頁

上一頁 1 ... 25 26 27 ... 30 下一頁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文章分類

  • 最新資訊
    • 友好團體訊息
  • 新聞稿
  • 聲明稿
  • 連署
  • 出版資訊
    • 歷年會訊
  • 新聞分享
  • 活動訊息
    • 2025活動訊息
    • 2024活動訊息
    • 2023活動訊息
    • 2022活動訊息
    • 2021活動訊息
    • 2020活動訊息
    • 2019活動訊息
    • 2018活動訊息
    • 2017活動訊息
    • 2016活動訊息
    • 2015活動訊息
  • 下載專區
  • 歷屆理監事(執委會)

近期文章

  • Y’s Day「週三青年日」看見台灣系列(34): 關台灣什麼事?馬關條約與台灣近代化的開始
  • Y’s Day「週三青年日」看見台灣系列(33): 語言的未來式與行動者的現在式——打造台語日常的100種行動提案
  • Y’s Day「週三青年日」鏈結世界系列(24): 歷史不會永遠警惕——從人類史上的大屠殺看國家暴力的極限
  • ‼️活動異動通知‼️ Y’s Day「週三青年日」鏈結世界系列(23): 美國缺席世衛?台灣下一步的策略為何?
  • 【節氣 ● 情詩 ● 台灣島】歡迎報名參加 5/24 拜六下晡 《風吹》台語詩發表會

搜尋

社團法人台灣教授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聯絡地址:100 台灣台北市臨沂街25巷15號1樓
E-mail:taup1990@gmail.com | 電話:02-2394-8797 | 傳真:02-2394-8798

Theme: Oceanly by ScriptsTown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