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Day「週三青年日」看見台灣系列(26):
食物的文化主體性——從元宵節看台灣為認同
飲食,作為文化的符碼,不僅是味蕾的記憶,更刻畫著社會更迭的痕跡。從元宵節的湯圓、客家小炒,到熱鬧的辦桌文化,台灣逐步形塑獨特的飲食文化,在國際展現自身的文化主體性。
長久以來,台灣飲食融合原住民、閩南、客家、日本及戰後外省等多元族群的影響,交織出獨樹一幟的風味。然而,在全球化與政治角力之下,食物早已超越味覺享受,更成為文化認同與國族敘事的擂台。
近年來,中國不斷透過食物進行文化統戰,試圖將台灣美食納入「中國飲食版圖」。從珍珠奶茶、刈包,到台灣小吃,中國透過包裝與話語操弄,企圖模糊台灣飲食的獨特性,進而消除台灣的文化自主性。
本次週三青年日,讓我們重新梳理台灣的飲食文化史,探討食物如何承載歷史、形塑認同,並解析「食物統戰」應對之道。
┄┄⟢┄┄⟢┄┄⟢┄┄⟢┄┄⟢┄┄⟢┄┄
❍ 主題:食物的文化主體性——從元宵節看台灣為認同
❍ 時間:2025/2/12 19:00-20:30
❍ 地點:思享森林咖啡共享空間
❍ 前三十名報名提供飲料兌換卷,煩請準時入場
❍ 報名連結
google報名表單
accupass報名表單
|主辦單位|
Y’s Day 「週三青年日」活動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福和會、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勵志協會 、Hello Taiwan以及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共同主辦。
週三青年日 第92場
看見台灣系列第26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