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教授協會

  • 首頁
  • 關於本會
    • 組織分工及歷屆幹部
    • 創會宗旨與組織章程
  • 最新資訊
  • 聯絡我們
  • 入會申請
  • 捐款/繳費/電子發票捐贈
  • Facebook
  • Home
  • 台灣教授協會33歲生日快樂

台灣教授協會33歲生日快樂

Posted on 2023-11-162023-11-17 By webmaster
新聞分享
瀏覽次數: 969

translator

  • Afrikaans
  • Albanian – shqipe
  • Arabic – ‎‫العربية‬‎
  • Armenian – Հայերէն
  • Azerbaijani – azərbaycanca
  • Basque – euskara
  • Belarusian – беларуская
  • Bengali – বাংলা
  • Bulgarian – български
  • Catalan – català
  • Chinese – 中文(简体中文)
  • Chinese – 中文 (繁體中文)
  • Croatian – hrvatski
  • Czech – čeština
  • Danish – dansk
  • Dutch – Nederlands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eranto
  • Estonian – eesti
  • Filipino
  • Finnish – suomi
  • French – français
  • Galician – galego
  • Georgian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German – Deutsch
  • Greek – Ελληνικά
  • Gujarati – ગુજરાતી
  • Haitian Creole – kreyòl ayisyen
  • Hebrew – ‎‫עברית‬‎
  • Hindi – हिन्दी
  • Hungarian – magyar
  • Icelandic – íslenska
  • Indonesian – Bahasa Indonesia
  • Irish – Gaeilge
  • Italian – italiano
  • Japanese – 日本語
  • Kannada – ಕನ್ನಡ
  • Korean – 한국어
  • Latin – Lingua Latina
  • Latvian – latviešu
  • Lithuanian – lietuvių
  • Macedonian – македонски
  • Malay – Bahasa Melayu
  • Maltese – Malti
  • Norwegian – norsk
  • Persian – ‎‫فارسی‬‎
  • Polish – polski
  • Portuguese – português
  • Romanian – română
  • Russian – русский
  • Serbian – Српски
  • Slovak – slovenčina
  • Slovenian – slovenščina
  • Spanish – español
  • Swahili – Kiswahili
  • Swedish – svenska
  • Tamil – தமிழ்
  • Telugu – తెలుగు
  • Thai – ไทย
  • Turkish – Türkçe
  • Ukrainian – українська
  • Urdu – ‎‫اردو‬‎
  • Vietnamese – Tiếng Việt
  • Welsh – Cymraeg
  • Yiddish – יידיש

Double-click

Select to translate

translator

 

  • Afrikaans
  • Albanian – shqipe
  • Arabic – ‎‫العربية‬‎
  • Armenian – Հայերէն
  • Azerbaijani – azərbaycanca
  • Basque – euskara
  • Belarusian – беларуская
  • Bengali – বাংলা
  • Bulgarian – български
  • Catalan – català
  • Chinese – 中文(简体中文)
  • Chinese – 中文 (繁體中文)
  • Croatian – hrvatski
  • Czech – čeština
  • Danish – dansk
  • Dutch – Nederlands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eranto
  • Estonian – eesti
  • Filipino
  • Finnish – suomi
  • French – français
  • Galician – galego
  • Georgian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German – Deutsch
  • Greek – Ελληνικά
  • Gujarati – ગુજરાતી
  • Haitian Creole – kreyòl ayisyen
  • Hebrew – ‎‫עברית‬‎
  • Hindi – हिन्दी
  • Hungarian – magyar
  • Icelandic – íslenska
  • Indonesian – Bahasa Indonesia
  • Irish – Gaeilge
  • Italian – italiano
  • Japanese – 日本語
  • Kannada – ಕನ್ನಡ
  • Korean – 한국어
  • Latin – Lingua Latina
  • Latvian – latviešu
  • Lithuanian – lietuvių
  • Macedonian – македонски
  • Malay – Bahasa Melayu
  • Maltese – Malti
  • Norwegian – norsk
  • Persian – ‎‫فارسی‬‎
  • Polish – polski
  • Portuguese – português
  • Romanian – română
  • Russian – русский
  • Serbian – Српски
  • Slovak – slovenčina
  • Slovenian – slovenščina
  • Spanish – español
  • Swahili – Kiswahili
  • Swedish – svenska
  • Tamil – தமிழ்
  • Telugu – తెలుగు
  • Thai – ไทย
  • Turkish – Türkçe
  • Ukrainian – українська
  • Urdu – ‎‫اردو‬‎
  • Vietnamese – Tiếng Việt
  • Welsh – Cymraeg
  • Yiddish – יידיש

Double-click

Select to translate

台灣教授協會33歲生日快樂

2023-10-25
作者:陳婉真

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台灣教授協會陳俐甫會長送給我一張感恩餐會的邀請函,並說今年是台教會成立33周年了。

2023台教會感恩餐會邀請海報
立於33年前的台灣教授協會,今年度持續以「守護台灣民主永續」為主題,舉辦感思餐會。這是今年餐會的邀請卡。

好快,回想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彷彿還是不久前的事,竟然已經是33年前的事了。

當時還是學生的陳俐甫說,雖然說蔣經國於1987年宣布解除戒嚴,但最初幾年情治單位依舊沿襲戒嚴時期的做法,行事囂張;另一方面,積壓已久的各種社會議題,諸如農運、工運、原住民、婦運…,結合剛於1986年成立的民進黨,紛紛走上街頭,成為街頭運動最盛的年代,連學生也開始不耐煩。終致引發「野百合學運」,是國民黨敗退到台灣後最大規模的學運。

事後看起來,李登輝當時的領導地位其實還還相當不穩定,情治單位彷彿自走炮一般,繼續進行各種違反人權的監控等手段,因此,在野百合學運中,李登輝趁勢呼應學生的要求,召開國是會議,一方面化解學潮的危機,另一方面也借力使力,鞏固了他的領導地位,那一年算是對台灣後來的民主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關鍵年。

在學運儼然成為一種流行的情況下,國民黨不得不引導學生往非政治性社團方向發展;而大學教授們眼看連學生都走上街頭,基於保護學生,也基於社會責任感,台灣教授協會(TAUP)就在這種氛圍下,於1990年12月9日成立。

據創會會長林玉体於成立日在〈臺灣教授協會成立的歷史意義〉文中表示,台教會成立有以下兩點特徵:

「這是第一次台灣全國性的敎授組織。大學院校及學術硏究機關的知識份子,跨校性的組合在一起,這是頭一遭。本會會員,在台灣政治轉型及國家認同這種極爲敏感又處危機之際,共同聲明確信『台灣主權獨立』。」

台師大退休教授、長榮大學名譽講座教授莊萬壽,為鼓勵新世代台灣人積極宣揚台灣主體性,推行台灣文化的公共評論與倡議,以鞏固台灣的民主自由,捐出退休金100萬元給台灣教授協會,成立《新世代台灣精神獎》,每年選出得獎者,表彰對發揚台灣主體性有貢獻的新世代青年,以此傳承台灣精神。

台教會在成立當天,以聲援黃華作爲初次嘗試,公開聲明譴責執政當局蹂躪司法、迫害人權;隔日聲援台灣新生代主權運動聯盟,在台大校門口前禁食一天,同年12月15日邀請學術界連署聲援黃華,直至24日,共有167位教授支持。

台教會也積極主張制訂新憲法,及國家、政治、社會全面改造。現在回頭看起來,他們的主張清楚明確,不像民進黨,越是掌握國家機器,越是對於台灣主權獨立的問題,說得閃爍其辭、躲躲藏藏。

就在台教會成立的第二年5月9日,發生調查局人員在未知會校方的情況,進入學校逮捕學生的行為,引發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即所謂「獨台會事件」。

5月15日,來自全國各大學的學生罷課並且於台北車站進行靜坐抗議,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直到5月20日才撤離;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而被捕的學生廖偉程、陳正然等四人獲得交保釋放。同日,調查局核准新竹市調查站主任林弘正因部屬冒充學生潛入交通大學事件的辭職案;1991年5月20日,知識界、社運界與民進黨發動「520反政治迫害大遊行」,要求「軍、警、特」退出校園;5月24日,與《懲治叛亂條例》有關的《檢肅匪諜條例》也被廢除;1991年9月,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鎮源等人成立「一〇〇行動聯盟」,要求李登輝政府廢除《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台教會也躬逢其盛,積極投入。

第13屆台灣近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

台灣人的二戰經驗中,有二十萬以上年輕人投入戰場,是台灣史上參戰人數最多,死傷最慘的一役,卻因政權更迭 ,一度成為禁忌。近十多年來,台灣教授協會與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合作,共舉辦了十三屆的台灣近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戰爭的議題也由極度冷門到最近成為國際關注的重大話題。

此外,諸如1992年發起「退報救台灣運動」,呼籲社會各界聯合抵制,拒買或退訂《聯合報》,以及隨後的「黨政軍退出三台(戒嚴時期集體壟斷的台視中視華視等三家電視台)運動」,要求政府,一、黨政軍釋股,股權大眾化。二、翻修廣電法,成立監委會。這些都是加速媒體解嚴很重要的訴求。

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期,陳水扁延攬相當多的台教會會員進入執政團隊,一度讓台教會重新摸索定位。但在2006年後,會員對本土政權的心情,從先前的熱烈期待轉為失望,因此,由執政團隊退下來的、時任會長蔡丁貴也將台教會定位為重新回歸實踐、執行台灣獨立建國的核心理念。

蔡丁貴後來也長期投入街頭抗爭,並在2014年的三一八學運中,發揮一定程度的輔助作用。其餘在教育改革、立委減半、核四公投等議題上,甚至蔡英文時期的同婚等議題,台教會也從未缺席。

回首33年來,見證兩次的政黨輪替,也曾目睹很多政治上的騎牆派或西瓜派,陳俐甫感嘆社會氛圍已經轉變為從當年對學術的尊崇,到如今的網紅當道,連要選總統的人都要去巴結網紅,製造網路聲量,大學教授的意見反而很難被聽見,台教會的社會能見度也相形下降。

不過,正面看起來,諸如民主價值、台灣意識等,在以往黨國教育體制下,幾乎每個人都要經過很痛苦的重新定位過程,才能獲得調適;然而,對解嚴後的年輕人而言,反而很快就能接受,就這點看起來,台灣社會還是很有希望的。

陳俐甫說,這33年來,台教會最可貴的是,堅持台獨與民主價值,沒有一天背棄台灣,並且積極投入社會改造運動。至於未來的努力方向,會在加強台灣意識的培養、持續推動轉型正義,以及台灣邁向正常化國家等三大重點持續努力。

成功大學於2012年二二八事件紀念日時,將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作如是裝飾,台教會予以聲援說:身為缺乏歷史感的一代,成大學生透過在成大光復校區的蔣介石銅像作為媒介,銅像脖子上掛著寫上「1947-2012」的紙板,以裝置於其手上的假人隱喻你仍舊被蔣介石及國民黨威權壓迫著,滿佈的紅色顏料則象徵受難者的鮮血未乾。地上排列的受難者名單中,有多張空白,甚至填上彼此的名字,控訴在當今的校園中,我們都是受害者。

他也批評這次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中,有些人對於以往台灣社會發生的不公不義事件,從來未曾替弱勢者說過一句公允的支持的話,卻大言不慚的以蔣渭水傳人自居;也有曾經說過民主不能當飯吃的人,而今以富爸爸之姿,汲汲於總統大位的爭取….. ,諸多社會的奇譚怪論,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就更容易看出候選人的本質。

尤其我們從近年來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的教訓,戰爭和我們的距離比我們想像還要近,而在這樣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中,領導人有沒有保家衛國的決心至關重要,因此,對於即將來臨的總統選舉,台教會的意見與他們長年為台灣社會改造的付出,當然遠比網紅重要得多。

期待台教會繼續努力,堅持台灣意識與人文素養的提升,這才是台灣未來擠身國際社會的重要資產。

原文網址:https://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310241642283404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文章導覽

❮ Previous Post: Y’Day「週三青年日」 中國鬧事,世界有事——細數印太戰略的前世今生
Next Post: Y’Day「週三青年日」責任政治?權力分贓?你的一票如何決定台灣憲政體制的未來 ❯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文章分類

  • 最新資訊
    • 友好團體訊息
  • 新聞稿
  • 聲明稿
  • 連署
  • 出版資訊
    • 歷年會訊
  • 新聞分享
  • 活動訊息
    • 2025活動訊息
    • 2024活動訊息
    • 2023活動訊息
    • 2022活動訊息
    • 2021活動訊息
    • 2020活動訊息
    • 2019活動訊息
    • 2018活動訊息
    • 2017活動訊息
    • 2016活動訊息
    • 2015活動訊息
  • 下載專區
  • 歷屆理監事(執委會)

近期文章

  • 【節氣 ● 情詩 ● 台灣島】歡迎報名參加 5/24 拜六下晡 《風吹》台語詩發表會
  • Y’s Day「週三青年日」認識中國系列(23): 決戰台海?中國武力犯台的現實與想像
  • Y’s Day「週三青年日」認識中國系列(21):是理性防衛還是過度恐慌?台灣該如何感知中國風險
  • 敬邀參加 20250513【金正恩統治下的朝鮮】演講
  • 時代留聲-114年轉型正義推廣活動–臺灣轉型正義與黨產問題-走完民主的最後一哩路

搜尋

社團法人台灣教授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聯絡地址:100 台灣台北市臨沂街25巷15號1樓
E-mail:taup1990@gmail.com | 電話:02-2394-8797 | 傳真:02-2394-8798

Theme: Oceanly by ScriptsTown

 

載入迴響中...